不是李書記為我調整資金,我怎么也拉不動院墻,家里并不是對自來水杞縣柿園鄉(xiāng)葛寨村貧戶程國峰的話充滿感謝之情。 程國峰口的李書記是柿園鄉(xiāng)葛寨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李元輝。
去年9月,杞縣交通運輸局執(zhí)法處黨支部書記李元輝來到柿園鄉(xiāng)葛寨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。 十個月來,他離家調查情況。 他知道哪家有什么困難,哪家需要幫助。 他總是在乎如何帶領村民致富,如何增加村子的財政收入,如何改變村子的面貌。 他寫了兩萬多字的民情日記,把村子里的大事一一寫了出來。
全村624戶2876人中,199戶681人是貧困戶,黨員48人葛建修家養(yǎng)了4000只鴨子,每天生200多筐蛋聊葛寨村的什么,李元輝如數家珍。
由于大眾環(huán)保意識差,農作物秸稈凌亂,生活垃圾、建筑垃圾隨處傾倒,大街小巷到處污水,街道擁堵,汽車和行人寸步難行,一刮風,垃圾更是滿天飛。 比較這一情況,李元輝得到杞縣交通運輸局黨委的支持,該局出動叉車清除群眾垃圾,他是與村兩委成員、黨員戰(zhàn)斗清理垃圾的第一線,不怕臟、不怕累,受他的感化,廣大群眾也村容
葛寨村是貧困村,街道年久失修,道路坑洼洼,嚴重制約著這個村的經濟快速發(fā)展。 為了方便群眾出行,李元輝多方協(xié)調,獲得項目資金70萬元,對該村道路進行了整編改建,他全程參與了規(guī)劃。 目前,該村的道路建設規(guī)劃已經出臺,招投標手續(xù)完成后,將開始工程建設,從而可以在葛寨群眾晴天、下雨天徹底改善雙腳泥地的出行情況。
葛寨村許多村民以種植前傳農作物為第一經濟來源,群眾收入很低。 為了改變全村群眾的種植觀念,李元輝三次邀請縣農業(yè)局大蒜專家到葛寨村,向群眾解釋種植大蒜的效益和技術。 通過不懈的努力,目前葛寨村60%以上的農戶種植大蒜,為群眾脫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現在村民把李元輝當成親人,重要的事情都來找他了。
現在,我是葛寨村的一員,能為村子做事實,幫助村民處理一些困難,我沒有責任。 今后,我將更好地發(fā)揮自己的特點,向村里引進越來越多的民生項目,改善村民的生活生產條件,帶領群眾共同致富,使困難群眾盡快脫貧。 談到下一份工作,李元輝斗志昂揚,信心滿滿。
心靈雞湯:
標題:“好書記李元輝”
地址:http://www.byhjt.com/kfxw/2160.html